电子陶瓷研磨抛光用什么型号的白刚玉?
2025-08-21 17:45:36 点击: 次电子陶瓷研磨抛光用什么型号的白刚玉?
推荐型号(粒度)选择
电子陶瓷的加工是一个多步骤的渐进过程,通常遵循 “先研磨后抛光” 的流程:
1. 精磨 / 粗研磨阶段
-
目的: 去除线切割等前道工序留下的损伤层,快速达到接近目标尺寸,并获得较好的平面度。
-
常用粒度:
-
#800 ~ #1200 (约合 P800 ~ P1200)
-
W20 ~ W14 (这是微粉的粒度号,相当于平均粒径20μm ~ 14μm)
-
-
说明: 这个阶段会使用金刚石研磨液或较粗的白刚玉微粉,在铸铁盘等硬质研磨盘上进行。白刚玉在此阶段应用相对较少,更多使用效率更高的金刚石。
2. 精密研磨 / 精抛光阶段(最关键)
-
目的: 消除上一阶段的磨痕,获得超光滑表面,为最终的超精抛光做准备。这是白刚玉应用最广泛的阶段。
-
常用粒度(微粉级):
-
W7 ~ W5 (平均粒径7μm ~ 5μm)
-
W3.5 (平均粒径3.5μm)
-
-
说明: 在这个粒度范围内,白刚玉的切削力适中,既能有效去除材料,又能在陶瓷表面形成均匀、损伤层较浅的表面。
3. 最终抛光 / 超精抛光阶段
-
目的: 获得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,完全去除亚表面损伤层,得到完美镜面。
-
常用粒度(超细微粉级):
-
W1.5 ~ W0.5 (平均粒径1.5μm ~ 0.5μm)
-
甚至更细的 ** colloidal silica(二氧化硅胶体)** 或 氧化铈(CeO₂) 抛光液。
-
-
说明: 在这个阶段,虽然也会使用极细的白刚玉,但更常见的会选择二氧化硅或氧化铈等更软的抛光材料,以实现更温和的“流动式”抛光,避免产生任何微划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