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涂层用什么型号的白刚玉微粉
2025-07-07 18:13:16 点击: 次-
精细表面处理/增加轻微耐磨性/消光剂:
-
型号范围:
W20
-W10
(对应粒径大致范围:20µm - 10µm) 或更细,如W7
,W5
,W3.5
(7µm - 3.5µm)。 -
特点: 颗粒非常细小,加入涂层中可以提供细腻的磨砂质感、轻微的消光效果,并能一定程度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同时对涂层的光泽度影响相对较小。适合需要保持一定表面光滑度但又要增加功能性的场合。
-
-
中等耐磨/附着力促进/纹理效果:
-
型号范围:
W40
-W28
(对应粒径大致范围:40µm - 28µm) 或W20
。 -
特点: 颗粒稍大,能更有效地增加涂层的耐磨性,提供更明显的磨砂或纹理效果(取决于添加量和分散程度),同时也能提高涂层与基材或其他涂层之间的附着力(通过增加微观粗糙度)。这是比较常用的一个范围。
-
-
高耐磨/粗糙纹理/重载应用:
-
型号范围:
W63
-W50
(对应粒径大致范围:63µm - 50µm) 或更粗 (但超过 W63 在塑料涂层中较少见,颗粒过大可能导致涂层表面过于粗糙甚至影响强度)。 -
特点: 颗粒较大,能显著提高涂层的耐磨性和抗刮擦性,形成非常明显的粗糙纹理或防滑表面。适用于需要承受较重磨损或需要强防滑性能的塑料部件表面。
-
重要考虑因素和选择建议:
-
纯度: 选择高纯度的白刚玉微粉至关重要,尤其是
Al2O3
含量 ≥ 99% 的。杂质会影响涂层的颜色(白刚玉本身颜色洁白)、透明度(如果要求)以及化学稳定性。确保供应商提供纯度检测报告。 -
粒度分布: 选择粒度分布集中(窄分布) 的产品。均匀的颗粒大小能保证涂层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避免使用分布过宽的产品,否则粗颗粒会导致表面划伤,细颗粒则达不到预期效果。
-
应用工艺:
-
直接混合入涂层体系: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。需要确保微粉能良好分散在树脂、溶剂等体系中,避免团聚。通常选择
W63
到W5
范围内的微粉,具体根据所需效果定。越细的粉,分散难度可能越大,但涂层表面更细腻。 -
基材预处理(喷砂): 用于在涂覆塑料涂层之前清洁和粗化塑料基材表面,提高涂层附着力。这时需要的是喷砂用的磨料(粒度通常较粗,如
F36
-F80
或更粗),而不是涂层成分本身。如果你指的是这种用途,那么选择范围完全不同。
-
-
涂层厚度: 添加的微粉粒径不宜超过涂层总厚度的 1/3,否则颗粒容易突出表面或影响涂层完整性。例如,如果涂层设计厚度是 50µm,那么选择的微粉粒径最好控制在 16µm 以内 (如 W20 或更细)。
-
目标效果:
-
追求高光泽、细腻触感:选择极细的微粉 (
W10
或更细),少量添加或不加。 -
追求哑光/磨砂效果:中等偏细的微粉 (
W20
-W14
) 常用。 -
追求显著耐磨、防滑:中等偏粗的微粉 (
W40
-W28
)。 -
追求特殊纹理:根据纹理设计要求选择粒度,可能用到较粗的粉 (
W63
左右)。
-
总结与推荐步骤:
-
明确核心需求: 你最希望通过添加白刚玉微粉达到什么效果?(耐磨?附着力?消光?纹理?防滑?)
-
确定工艺: 是直接混入涂层配方,还是用于基材预处理?
-
考虑涂层特性: 预计的涂层厚度、要求的表面光泽度/光滑度、是否需要透明/半透明?
-
初选粒度范围:
-
细腻效果/轻微耐磨:
W20
,W14
,W10
,W7
-
常用磨砂/中等耐磨:
W28
,W20
,W14
-
强耐磨/粗糙纹理:
W40
,W28
-
-
寻找供应商: 联系专业的白刚玉微粉生产商或经销商(如 Saint-Gobain, Fujimi, 国内知名的刚玉微粉厂家),明确告知你的应用是塑料涂层,并告诉他们:
-
你的目标效果(耐磨、消光、纹理等)。
-
你初步考虑的粒度范围。
-
对纯度的要求(≥99% Al2O3)。
-
对粒度分布的要求(窄分布)。
-
(如果可能)涂层的大致厚度和基材类型。
-
-
索取样品测试: 强烈建议向供应商索取几个不同粒度(例如
W28
,W20
,W14
)的样品进行实际涂层试验!这是确定最佳型号的最可靠方法。测试其分散性、对粘度的影响、最终涂层的外观、手感、耐磨性等是否满足要求。
常见型号示例 (基于FEPA F标准,W系列常用于微粉):
-
W40
(D50 ≈ 40µm) -
W28
(D50 ≈ 28µm) -
W20
(D50 ≈ 20µm) -
W14
(D50 ≈ 14µm) -
W10
(D50 ≈ 10µm) -
W7
(D50 ≈ 7µm) -
W5
(D50 ≈ 5µm) -
W3.5
(D50 ≈ 3.5µm)